法人 | 张国明 | 经营状态 | 存续(在营、开业、在册) |
成立时间 | 2003-12-12 | 注册资本金 | 29018.6874万人民币 |
经营期限 | 2003-12-12 至 -- | 登记机关 | 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|
企业官网 | http://www.peraglobal.com | 联系方式 | |
邮箱 | qiaojing.li@peraglobal.com | 统一信用代码 | 91110105756700197H |
企业曾用名 | -- | ||
详细地址 | 北京市朝阳区八里庄东里1号CN08-E | ||
经营范围 | 研发、生产计算机软件;软件的汉化与二次开发;开发网络技术,转让自有技术;提供自产产品的安装、调试、售后服务及相关技术咨询、技术培训;第三方软件、计算机及辅助设备的批发、佣金代理(拍卖除外)(涉及配额、许可证管理、专项规定管理的商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);货物进出口;技术进出口;代理进出口;销售自产产品、I、II类医疗器械、机械设备、化工产品(不含危险化学品)、金属材料、陶瓷制品;技术开发、技术咨询、技术服务;销售第三类医疗器械。(市场主体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,开展经营活动;销售第三类医疗器械以及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,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;不得从事国家和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。) | ||
企业简介 | 安世亚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,是我国工业企业研发信息化领域的领先者、新型工业品研制者、企业仿真体系和精益研发体系创立者,是唯一一家具备与同类国际巨头相竞争能力的中国企业,在虚拟仿真行业排名第一。 公司坚持“以助推中国工业发展为已任”,紧跟我国工业发展的迫切需求,伴随中国工业发展而发展。2015年与精密制造体系的领导者——苏氏集团结为战略联盟,并成立了“国家工业软件与先进设计研究院”,开启了公司新的发展战略:从“工业软件及服务提供者”走向“新型工业品研制者”,并在新战略指导下,进行了技术和业务布局,致力于工业软件开发、先进设计体系研究和智慧工业体系研究。 技术发展 公司总部设在北京,员工近700人,全国拥有十三家分子公司、一家精密制造产业示范基地,客户3000多家。是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软件企业、北京市重点总部企业、“瞪羚计划”企业、“十百千工程”重点培育企业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咨询服务机构。2013年获批建立北京市综合仿真工程实验室,2015年经工信部批准成立“国家工业软件与先进设计研究院”。2015年苏氏集团战略投资,共同打造精密研制体系。 公司成立以来持续增加研发经费投入,掌握了大量核心技术,已拥有发明专利12项、实用新型3项、91项软件著作权证书。借助于优秀的理念、技术、产品和方案,公司广泛参与和支持诸如大飞机、航空发动机、运载火箭、飞船、坦克、船舶、高速机车等国家重大项目和工程的建设工作,多次主持或参与863、973等国家和北京市重大课题研究工作。 业务与技术体系 工业软件:以工业仿真和精益研发为基础形成柔性工业云平台体系 工业软件业务与技术的目标是以工业仿真和精益研发为基础,形成柔性工业云平台体系。包含工业仿真、精益研发与工业云三部分。其中,安世亚太是第一家提出协同仿真理念的企业,是精益研发理念的提出者, 精益研发方法、技术和平台的创立者,并基于工业云创建智慧工业体系。 先进设计:以再设计和正向设计为起点形成智慧化生态设计体系 先进设计业务与技术方向的目标是以再设计和正向设计为起点,形成智慧化生态设计体系,包含工业再设计、正向设计、生态设计与精密制造四部分。其中,基于仿真和精密制造的工业再设计,本质核心是工业仿真应用的升华,是当前公司和研究院的战略重点。是集成精密成型技术体系的提出者与实践者,达到了“无论多复杂都能制造”的效果。 智慧工业:以“两化”融合为指引,形成研制商服一体的智慧工业体系 智慧工业业务与技术的目标是以“两化”融合为指引,形成研制商服一体的智慧工业体系,包括智能科技的技术研发和咨询服务、智能产品的研发、智慧研发体系的建设服务及完整智慧工业体系的建设。 工业云:基于工业云创建智慧工业体系 面对工业企业日益智能化的生产设施和云计算、大数据等智能科技的发展,提出了基于工业云的智慧工业体系和技术框架,创建以客户为中心的智慧化和自治化工业形态的支撑体系,针对工业PaaS、智慧研发、智能制造和智慧工业提出相应解决方案。该体系可为“中国制造2025”和智能制造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技术支撑。 合作与发展 公司坚持国际化合作协同发展的战略思想,积极与国内外企业、科研院所、包括多名院士在内的50多名著名学者专家团体合作,建立了广泛的产业联盟,协同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技术与市场成果。 在国内,中国航空三大主机所选定精益研发平台为核心研发和能力建设平台、被工信部选定为三大服务平台之一、与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合作进行机械设计工程师资格认证工作、中国压力容器标准化委员会选择确定为分析设计技术支撑单位、与机械院、合肥工大、徐州市政府等合作打造精密制造技术与应用体系。作为国家科技部科技创新方法全国推广项目的主要支撑单位,自2007年起承担创新方法培训与认证工作,获得科技部授予的“‘十一五’国家科技计划执行优秀团队奖”。 在国际,与全球最大的工业仿真解决方案供应商ANSYS、世界最大的仿真咨询公司CADFEM开展工业仿真领域合作,与IBM合作研究系统工程方法在中国企业的发展应用方案,与HP合作深入开发知识管理技术与中国企业知识工程体系的结合方案,与美国质量协会(ASQ)战略合作进行研发设计过程质量控制体系,与国际TRIZ协会合作在中国进行创新方法推广与培训等。 |